姚立明: 獨立思考 是培養說話技巧關鍵

 
【賴彥竹、邱若寧、黃翊宸/報導】「說話技巧,是遊說說服的過程。」幫無黨籍候選人柯文哲打贏台北市選戰的最大功臣姚立明說。不論上課或是辯論、演講,若沒有事前豐富的準備,就無法透過肢體語言吸引人。 
   姚立明表示,處理每件事時,自身有一套SOP模式(標準作業程序)。他說:「在處理買賣器官事件時,先確認事實。事件爆發原因是有人寫一本書,那書怎麼寫的,作者想表達甚麼意思,而柯文哲為什麼會與這本書有關。再詢問柯文哲事實後,得知有個外國人訪問他後寫了那本書,以上這就是事實。」
   他接著補充表示,翻譯書中會被誤解的內容,於事實確定後,該如何應付主要的危險來源,並列出所有問題,試圖思考出解決問題最合適的應答。最後需留意,在表達時要採取何種姿態、行為、動作,像是現今記者會常出現起立90度鞠躬道歉的動作,其實已不被眾人接受。
   他也透漏,其實在選舉過程中,背後有一群實力堅強的團隊,團隊列出問題、答案,設法站在不同角度,擬出問題,再決議出最得體的答案,每一個回答,甚至每一個字,都需要細細斟酌。
   他更指出「阿基師巧遇事件」,是因舉辦記者會前準備不充分,記者問出很多阿基師公關團隊未預先設想的問題。「若替阿基師處理,會希望他坦承事實,並討論面對記者、民眾疑問時,可能會問的問題,再針對問題想出最佳答覆。也需注意肢體動作的表現。」
   文大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姚立明表示,教書也是遊說、說服的過程,老師跟學生除了要產生信賴感、傳遞知識外,他也期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若沒有豐富的準備,在教學方式用討論、舉例、問問題的方式,以吸引學生思考。
   他認為,現在學生自小學開始,因教育體系喪失實事求是的能力。老師提的問題是老師的,並不是學生自主的思考。學問其實就是問學,所有學習結論的過程就是問問題。因此,上課不斷刺激學生,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是現今最重要的教學目標。
   「對失去興趣的事物,就先避免觸碰,努力找出自己的興趣,學習並提出問題。」他勉勵學生,有興趣的事物,一定可以透過後天培養能力,以建立成就感,並趁年輕時,多方嘗試,找出自身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