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6期】火山防災夯 地調所:日本體系可為借鏡

火山防災夯 地調所:日本體系可為借鏡

 

【黎志賢/報導】民國104至107年為行政院災害防救應用科技方案的第二階段,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區域地質組技佐李柏村指出,日本的火山防災體系可供台灣參考。  

 

在台灣臨近的亞洲國家,包括印尼、菲律賓、日本,由於地質條件相近,都在板塊交界的地方,所以均有活火山噴發的記錄。他說:「為了因應火山災害而建立的防災計劃,以日本進行的防災體系最為安全。」  

 

李柏村談到,以日本的火山防災體系來看,重點可分為:歷史災害資料的完整收集、火山活動長期觀測、制定完善的救災避難計劃及民眾防災疏散的訓練。  

 

由於日本境內的火山噴發活動頻繁,李柏村表示,各個火山的警戒等級時常更新,並透過媒體即時發布,讓民眾第一時間了解火山活動和警戒狀況。  

 

另外,民眾在平時即接受防災避難疏散的演練,在火山警戒提高時能迅速反應,達到全民防災的目標。  他說:「根據臨近國家的火山活動觀測經驗,火山地震的數量可以做為火山活動的一項指標。」

 

例如,日本及菲律賓的火山噴發前,地震的數量會特別增加,且地震深度會有逐漸變淺的趨勢。  

 

在大屯火山地區的地震每天平均有五至十次,而龜山島地區的每日地震平均則為數十次之多,其地震活動數量及頻率比大屯火山來得高。  

 

不論是大屯火山區或是龜山島,地震發生頻率和震源位置都在一定的範圍內,隨時間並無太大變化,加上地溫和火山氣體等活動徵兆都在背景值範圍內,顯示火山活動處於穩定狀態。  

 

李柏村說明,由於龜山島的海底火山對台灣影響很小,而且很難在附近布設海底地震儀,因此目前對這些海底火山並未能進行觀測,也無法評估其活動頻率。  

 

由於大屯火山在台灣歷史未有實際的噴發記錄,李柏村解釋,以目前的觀測結果無法針對大屯火山噴發的安全距離進行評估。他說:「根據大屯火山觀測站主任林正洪的研判,大屯火山噴發對大台北地區的主要災害為地震和火山灰。」  

 

海底火山帶來的災害主要為海底溫度升高,以及其噴發所產生的地震可能引發海嘯,對於陸地上居民衝擊較大的災害是海嘯。不過,李柏村強調台灣近海並未有海底火山。  

 

他補充,根據地質調查所委託國立海洋大學教授李昭興的研究,發現在台灣東北部海域的海底火山位於水深一千二至一千五百公尺的海底,此處的水壓較大,加上位處較深的海床,假如海底火山噴發,對於台灣陸地所造成的衝擊是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