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專題】3C產品盛行 改變閱讀模式

3C產品盛行 改變閱讀模式

 

 

【劉芯衣、林瑩瑄、羅敏慈、鄭曉鴻、曾稚婷、蔡永婷、蔡守康/報導】

 

 

閱讀荒?許多人認為網路世代的人不愛閱讀,但其實只是閱讀模式改變。受時代進步影響,為因應電子化,借閱書系統發展出新形式,且為鼓勵國人閱讀並提升閱讀風氣,我國近年舉辦閱讀出走活動,希望讓閱讀更貼近民眾,並培養孩童閱讀習慣,促進親子互動。

 

 

 

 

 

 

TAAZE讀冊生活與華碩合作換書與捐書義賣等實體活動。張秀明提供

 

 

 


 

 

 

電子產品盛行 網路書店年賣上百萬本書

 

 

 

現今電子產品盛行的時代,許多人認為紙本逐漸式微,但是據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簡稱TAAZE)統計於去年賣掉上百萬本書籍,其中絕版書籍賣超過十萬本,上架一週內即售出的書有22萬本,平均每37秒就賣出一本二手書。

 

 

「其實新書還是比二手書賣得好,兩者比例大約是6比4。」TAAZE行銷公關經理張秀明說,並提及不選擇二手書可能是習慣或心理問題,因為有些人會想要新書,但也有許多人在購買二手書後感覺書況良好,便繼續選購。

 

 

張秀明表示相較於紙本書,電子書銷售量較少,一來可能是因為閱讀習慣,讀者喜歡拿實體書的感覺;再者,電子書只能透過讀者自身載具閱讀,無法轉售、轉寄,也可能是電子書無法提升買氣的原因。

 

 

TAAZE統計在今年一、二月,賣家委託銷售的二手書都以十幾萬本的數量進倉,種類涵蓋繁體中文、簡體書、原文書。

 

 

TAAZE內的二手書隨時保持四十萬冊以上,且已有25萬人在網路上賣過書,張秀明提到越來越多人販賣二手書,也因會員數、書籍量越來越多加上行銷方式,網路書店整體營業額是增加的。

 

 

針對電子產品盛行,閱讀風氣是否式微,張秀明說:「每個時代都會碰到以為是阻礙或改變行為的事情,像電視出現時,很多人以為聽廣播的人會減少,但其實廣播依舊發展。」

 

 

並表示,雖然現在載具越來越多,但閱讀情形並無減少,Google搜尋資訊、臉書貼文甚至是Line分享文章也是一種閱讀,閱讀的行為是一直持續的。

 

 

對於網路書店的未來發展,需透過消費者生活型態及消費行為去因應和組織,應多元化經營,以繁體書來說,市場過於狹小,因此要朝向無國界的商品發展,例如:音樂、文創商品等。

 

 

網路書店需虛實整合,有倉庫和服務人員,並與業界結合,且以電影票或實體票券作為促銷方式吸引讀者,或透過大數據分析關聯行銷。

 

 

TAAZE相信,閱讀行為一直存在,網路書店不只是書店,多元化、走出台灣,才能走向世界。

 

 

 


 

 

 

臺人使用科技產品頻率上升 借還書系統步入電子化

 

 

 

 

 

民眾於閉館時間使用自動借還書系統。林瑩瑄攝

 

 

臺北市立圖書館(以下簡稱北市圖)表示,臺灣的閱讀風氣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應國人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上升,北市圖於105年開放電子書平台,提供民眾更多閱讀的選擇,想看書不必局限於圖書館,借還書更走向電子化,於館外設置自動借還書系統供民眾使用。

 

 

北市圖諮詢服務課長林佳穎說:「閱讀已不太是大家休閒娛樂的選擇了,大多傾向於看電影、聽音樂。」然而媒體風氣的變化,為吸引群眾觀看,篇幅通常精簡且歸納好重點,使讀者閱讀方便,自然不會想看長篇大論的文章。林佳穎提及,正因如此,部分孩童只要看到稍微長一點的題目即無耐心。

 

 

提到閱讀風氣下降,以北市圖的借閱量來觀察,林佳穎表示,其實借閱數每年都有增加,現在開放每人可借閱15本書,因此單人的借閱數是上升的。

 

 

她更說:「其實現在電子書的格式還不成熟,而電子書吸引的是另一族群,它適合本來就習慣數位閱讀的人,不愛看書的人依舊不會使用。」

 

 

其實北市圖也有提供電子書平台「Ebook Taipei臺北好讀電子書」,是全國最大正體電子書庫,典藏53,407本,只要是北市圖的會員每月皆有6點可借閱書籍,包括付費雜誌,例如:今周刊、天下雜誌等,只要登入帳號就能借閱。

 

 

據北市圖使用此平臺的數據顯示,每年閱讀電子書的群眾逐年增加。林佳穎補充,雜誌類是圖文並茂的書籍,民眾對於此類電子書較能接受,所以借閱量是很龐大的,以單一平臺來看有增加的趨勢,但以整體來說還是以紙本書為主。

 

 

 


 

 

 

實體書借閱量下滑 民眾:手機閱讀較方便

 

 

國立臺灣圖書館服務量統計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閱覽典藏組,整理、製表/羅敏慈)

 

 

 

科技時代的來臨,現代人的知識來源已不只是書本,隨著閱讀習慣改變,多數人獲得新知,大多仰賴網路文章及電子書,而非實體書,導致國立臺灣圖書館的借閱量有日漸下滑的趨勢。

 

 

國立臺灣圖書館閱覽典藏組於上月20日公布106年圖書館服務量統計,圖書外借冊數已下降至93萬,較去年總量減少約九千冊,較五年前減少23萬冊,顯示借閱量雖緩慢卻逐年下降。 

 

 

香山高中學生盧欣庭說:「一年進不了幾次圖書館,且現在智慧型手機看小說或文章都較方便,身邊的同學、包括自己已很少有人會選擇捧著厚重的課外書了。」

 

 

北市民吳慧姍也認同,現在從網站上獲得資訊方便,多數書籍也能從網路中找到,不必再去圖書館翻找,不論是直接下載電子書或閱讀網路新聞都變得相當簡單。

 

 

任職圖書館義工的李嘉欣提及,在過去手機尚未普及的年代中,不分年齡、幾乎人手都有圖書館借書證,但隨著智慧型手機時代的來臨,大家都習慣看電子書,而非翻閱紙本書,因此會特別去辦理借書證的人數就少。

 

 

「但還是有人喜歡『手翻書』的感覺。」李嘉欣說,雖然一支手機就能將無數的書隨身帶著走,在輕巧和便利上的確超越普通紙本書,但仍有部分民眾還是習慣親手翻閱書本的感覺。

 

 

 


 

 

走向戶外 營造書香世界

 

423世界閱讀日 各縣市邀民眾共享讀書美好

 

 

 

 

2018世界閱讀日海報。 取自Openbook閱讀通

 

 

 

 

2018「423世界閱讀日」由文化部與全國20縣市、教育部及全臺超過100間的獨立書店,合作推出圖書館與書店的各項活動,並與臺灣閱讀推進協會合作整合推廣,各項閱讀推廣活動將從本月23日持續到6月,於全臺各地辦理。

 

 

今年以「兒童及青少年閱讀力」為主軸,臺灣閱讀推進協會在文化部支持下,整合文化部iCulture資料庫,創建「Openbook閱讀通」網站平臺,並以LINE、電子報及網站,協助圖書館、書店及出版社推廣「世界閱讀日」各項活動,同時使民眾更便利搜尋相關活動。

 

 

在Openbook閱讀通裡,點選所在縣市,即可顯示所有相關閱讀活動及地點,民眾張庭瑋表示,平時會去圖書館借閱書本,張貼的海報會顯示近期舉辦的閱讀活動,當「閱讀通」出現,反而可讓平時關注這些活動的人更便利。 

 

 

當閱讀跳脫書本框架,實地查訪變成親自認識書裡的故事,各縣市將旅遊結合閱讀,如圖書館舉辦的實境遊戲,走向戶外,新北市立圖書館石碇分館有請專業導覽老師,讓大家認識石碇、坪林螢火蟲種類,將閱讀場域擴大至在地生態。

 

 

擁有十多年補教經驗的國文老師王強名說:「當閱讀不再是一板一眼的抱著書本,變成一項活動、一場遊戲、一種人與生活的結合,閱讀習慣便容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進而讓人愛上閱讀。」

 

 

為鼓勵國人閱讀並提升閱讀風氣,北市圖這兩年舉辦閱讀出走的活動,希望讓閱讀這件事能更貼近民眾,北市圖在本月28日將與「簡單市集」合作,在四四南村舉辦「山坡上的圖書市集」,而現場更有好書特展與「文學新詩籤」活動,邀請大家一起走出戶外當個文藝青年。

 

 

 

 

 

師長可以透過佈置閱讀區,吸引孩子對閱讀書籍產生興趣。  吳怡臻攝

 

 

 


 

 

 

孩童閱讀習慣需及早培養 校園營造氛圍亦重要

 

 

 

書本與生活結合,讓喜愛閱讀的民眾沉浸在書海裡。鄭曉鴻攝

 

 

 

新加坡政府對閱讀推展不遺餘力,王強名表示,自孕婦懷有嬰兒後,護士對新生兒父母的衛教事項,即教導他們「該如何讀書給嬰兒聽」。

 

 

或許只是簡單的陪讀繪本及兒歌哼唱等,在嬰兒出生後,即營造良好閱讀風氣。

 

 

新加坡政府於1995年,將國家圖書館由行政單位,改制為獨立的財團法人,把整個傳統圖書館管理方式,徹底改頭換面,讓閱讀成為一種形象與產品推廣,短短幾年,使其國民使用國家圖書館的人次,激增七倍。

 

 

對於增進閱讀力王強名有自己的見解,並表示,有效提升閱讀力即是養成閱讀的習慣,而閱讀與寫作之間是密不可分的,從小培養閱讀力,寫日記是一個既簡單又有效的方式。

 

 

從小能為每天的所思所感,透過文字記錄在日記中,如此一來,孩子習慣將發生的大小事物進行反思,並訴諸於文字。 

 

 

網路時代尚未來臨時,家長較易透過購買實體書,提前把關孩子們的閱讀內容 ,現今的小學生們閱讀習慣已和過往不同。

 

 

東華大學師培中心實習老師陳彥宇說:「科技普及對現在學生接觸到的訊息能有一定的正面影響。孩子們接觸到的訊息越多,得到的知識也相對越多。」

 

 

國小生家長蕭秀櫻表示,孩子放學後總是花費很多時間在網路上,看到的資訊內容是否正確,家長也很難掌控。 

 

 

進入網路時代後,孩子們獲得訊息的管道變多且方便,陳彥宇認為應培養孩子批判思考的能力,否則網路上充斥許多不真實的資訊,若孩子對資訊的解讀只是一味盲從,那就會造成負面影響。

 

 

陳彥宇建議,教師可訂閱實體書刊,並透過班級經營或教室佈置設立閱讀區,讓孩子從翻閱書籍的過程互相討論。

 

 

目前線上也有許多電子書出現,為人們提供更加便利的閱讀方式,但陳彥宇提醒,電子書籍的藍光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因此應該養成孩子正確的使用觀念,才能避免對眼睛造成傷害。

 

 

現今教育強調晨讀,而透過故事媽媽到班上說故事的活動能否吸引學生對書籍的興趣,陳彥宇表示,若學生家長願意到校分享故事,學生不僅能專注於故事媽媽說故事的方式,亦能增加其對於文本更深刻的印象,這是很有助益的。

 

 

親職教育顧問陳其正補充,不管從小是否有閱讀習慣,3C產品誘惑率絕對是大的,若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使用,之後要孩子去閱讀實體書是有困難的。

 

 

對尚未使用3C產品的小孩,最好的方式是家長陪讀,和孩子一起互動,陳其正說:「有一些媽媽會去購買一整套的書,但你沒有去陪伴其實小孩也不會去拿來看。」

 

 

 


 

 

 

電子書方便卻有待加強處

 

 

 

雅博客二手書店內藏書豐富。蔡守康攝

 

 

 

雅博客二手書店員唐小姐認為,電子書並非想像中方便,現今只有較新的書籍有電子化,而舊款書籍則否,並指出,電子書並不能直接做註解,會為閱讀帶來不便。

 

 

隨著電子書普及,造成許多書店面臨經營困難,對此山外圖書社表示,現今書籍購買率下降,對店內生意造成影響甚鉅,甚至有逐漸擴大的趨勢,未來也已做好縮減經營的打算。

 

 

不過雅博客書店卻持不同看法,唐小姐認為,由於書店是經營二手書買賣,因此可以有效壓低價格,她更補充,電子書價格或許相較一手書低,因此首當其衝的應為一手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