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的在地文化 保留原住民美麗故事
排灣族婚禮。 鄭祥輝提供
【戴彣卉、廖凡漪、朱欽瀚、鄒瞻舒/專題報導】原住民在臺灣有著數千年歷史,在時間的長河中,與各種族群彼此衝突、交流融合,加上族群遷徙和現代生活的衝擊,以致許多文化、語言乃至族群認同感的消逝。聆聽原住民的心聲,反思當下,我們該如何保住福爾摩沙的美麗故事。
原住民語言遭淡忘
根據行政院10 月院會議案資料顯示,瀕危的原住民族語包括邵語、賽夏語、卑南語等。
自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於去年起實施,原住民族委員會透過族語推廣、傳習、保存與研究,四大面向推動原住民族語復振,設置族語推廣人員、開辦原住民族語言學習中心、建置原住民族語言資料庫,以及協助各族設立族語推廣組織等。
專長原住民傳播的文化大傳系教授林福岳表示,原住民族語面臨失傳的原因很多,主要還是自1624 年起在臺灣的外來統治者,用各種統治手段,剝削、消滅原住民族的文化,當然也包括語言在內。
對於原住民族語搶救的方針,林福岳說最重要的是教育體系中要有族語的教學,他強調說:「所有的語言能夠保存,只有一個方法,就是持續地使用。」
文大原住民學生郭子俊說:「只要是跟老一輩的長輩講話,都只能用母語,因為他們能懂的中文寥寥無幾。」,父親是學習母語的對象,但自己母語的流利程度不高。他還表示,希望年輕的原住民孩子可以在平時多熟悉自己種族的語言,這是一個很寶貴的文化,越來越少人會講。
具有一半原住民血統的楊秀秀表示,平時會和家人或朋友,上社區開設的族語羅馬拼音課,但生活中不常使用母語,所以僅能使用單字與短句溝通,中文使用頻率還是最高。對於族語的流失,她說:「覺得很可惜,很難過遺憾,希望大家能夠一起振興母語。」
68 歲的楊朝花從小聽著長輩說母語,久而久之便學會了,但如今母語的使用卻不如以往。她說:「跟小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你要跟他講母語很難,我講母語他們就說vuvu(排灣族語中祖母的意思), 你在講什麼。」傳統語言衰退,楊朝花感嘆說:「以後我們不在了,就會變成沒有母語了。」
拉阿鲁哇族、卡那卡那富族,世居高雄市桃源區與那瑪夏區。原被歸類成南鄒族,後於2014年6月26日合法承認。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製圖/ @ 了一鳴)
文物保存迫在眉睫
經不同年代的雕刻,發展出屬於自己特色的原住民器物,如排灣族對百步蛇的尊敬,讓他們將百步蛇的圖紋雕刻在器具上,利用這些花紋顯示百步蛇對於他們的重要性。而臺灣有一間專屬於這些器具的家—私立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這間私立博物館的藏品原屬私人,收藏家林逎翁為了讓大眾看見這些器物的美麗,而捐出這些文物,成立財團法人林逎翁文教基金會後,創建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博物館不僅收藏原住民的傳統文物,供大眾了解原住民的文化,更透過實作課程,如:編織傳統手環,讓大家能在實作的過程中,邊製作邊親身體會原住民文物所帶來的意義。
基金會主任林威城表示,希望能讓更多正在學習的孩童們,透過這種有趣的方式,吸收更多的原住民文化知識。博物館還有與其他不同聚落的原住民舉辦展覽,可以讓大家了解現代的原住民所保有的文化。
原住民人口只佔臺灣總人口的百分之二,從最原本的九族到如今的十六族,林威城表示,雖然只有分成十六族,但是每個部落之間都有許多不同,這些分法只是大略的區分,在不一樣卻相近的文化中,要收集所有或有專業區分的文物,是有難度的。他認為,這些都是政府應該要努力的方向,應完整且有系統性地保存文物。
近年來不少國片以原住民為題材,例如《海角七號》中,提及琉璃珠對原住民的意義,帶來一陣風潮,許多人喜歡把原住民的琉璃珠佩戴在身上。還有電影《賽德克巴萊》,將原住民的重大歷史過程作介紹,讓民眾更了解其歷史痕跡。
身為泰雅族的北市大學生高瑀欣(族名:吉佤斯·哈勇)表示,許多傳統在日常生活中無跡可尋,且會說族語的長輩大部份已過世,雖然想學習及繼承這些傳統,但沒有充足的學習資源,令人十分無奈。這些問題值得重視,勿讓在地文化蕩然無存。
文大原民生盼更多人了解其文化
開專業知識的禁錮和成見束縛,重新認識原住民學生,對於發揚本民族文化的熱情,了解原住民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面對文大的原住民學生們,我們應該去思考:他們遠離部落的生活現狀是如何,是否要拋棄屬於自己的文明,來融入當今社會,而傳統文化又該如何保護和傳承。
背井離鄉存弊端
文大原住民薪傳社團的社長呂皓威認為,在學校並沒有因為是原住民的身份,而感到和其他人有所不同,自己和非原住民同學也相處的很好。
他提到,對於初到北部就學的原住民同學而言,比較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因為在北部的原住民同學,可能會受到更高的關注度。
呂皓威說:「排灣族有自己的族語,每個人也會有自己的族名。」對於他來說,朋友之間可以按照各自的習慣,叫他皓威或是族名阿利夫。
文字的部分則是透過羅馬拼音的方式拼寫,所以在羅馬拼音出現之前,排灣族是沒有文字的。
呂皓威也提到,現在原住民人數在逐漸減少,以自身排灣族來舉例,和他同齡的青少年,大多在遠離部落的地方讀書或工作,一方面雖提高原住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另一方面卻導致原住民部落的常住人口大幅減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會說族語,更別說書寫。
族內人才的流失,同樣也導致很多技術和手藝的式微。原住民社團的成員巴旋提到,其實原住民文化中,有很多應該留傳下來的東西卻逐漸消失。
幸運的是,有很多族群內,已經有人意識到這一點,並開始著手一些傳統文化,和物質遺產進行保護及傳承的工作。
不僅族內的人致力於文化的傳承,呂皓威表示,自己社團也在做原住民文化的宣傳,為原住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呂皓威說道,現在社團沒有限制非原住民同學加入,他也非常希望,能有更多對原住民文化感興趣的同學,加入社團,了解原住民文化。
各領域人才輩出
文大校內的原住民活動,大多由原住民社團和原住民學生資源中心舉辦,呂皓威提及,他們社團目前在備戰下月的「師大母語盃」,要用一種族語來進行合唱比賽。
除此之外,原住民不僅有歌唱舞蹈這樣的藝術天賦,還有體育天賦,比如有原住民社團的同學, 同樣也是校棒球隊的成員。
排灣族耆老於豐年祭發言。 歐千慧提供
圖騰描繪傳統故事 原住民文創品牌述說新未來
原住民文化在臺灣雖得到保護和傳承,但較多人對其了解程度,只片面地停留在書籍或博物館裡的生硬宣導。要如何順應當今流行發展,讓更多年輕人看到,並願意主動了解真正的原住民文化,是原住民文創品牌「花生騷」的創辦初衷。
花生騷店內,陳列各樣式原住民文化與時尚融合的商品。 吳柏諺攝
故事為文創注入生命
「花生騷」位於遊客眾多、熱鬧非凡的大稻埕迪化街,其商品有著獨特的設計元素——原住民圖騰。「我們是把最傳統的圖騰,跟一些傳統的故事結合,轉換成現在一些流行性的符號,比較貼近於生活美學的東西, 讓更多人去認識原住民這一塊。」花生騷創辦人之一德拉說到。
商品皆具視覺美觀,及透過特殊的原住民文化故事包裝,不僅符合時尚,使其文化底蘊得以更好地傳承。
如今臺灣的年輕人,若非自身為原住民,實際上對其了解程度是不夠的,對此德拉說:「因為潮流服裝針對於時尚年輕人,可能會比較容易接受,其實要他們去接觸原住民的手工藝,是有點困難的。要重新去探討原住民所表達的,或歷史上面的一些東西,對他們來說會比較遙遠。」,他想要搭建一個橋樑,讓人們更了解原住民。
本身為太魯閣族原住民的德拉,大學時學習圖像設計,畢業後透過創意市集,販賣自己設計的服裝。在2006 年的原住民大專青年會議上,被原住民文化傳達的力量所震撼,對自身的身分開始有認同感,進而有藉由流行文創品牌,推廣原住民文化的想法。
德拉說:「看到一些旅遊區對於原住民的服裝,都是屬於比較紀念性質,它沒有故事,原住民的東西其實蠻多故事和傳說的,所以想說如果把這個東西加入在潮流服裝當中會不會有一個市場,才開始做這個品牌。」
打造品牌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德拉提到,創辦文創品牌本身便可以申請經濟部、文化部的一些補助,加上他原住民的身分,可以申請許多原住民單位的資金補助。除資金問題外,在未形成品牌前,可用一定的資金,製作與需求量相符的衣服數量,便不存在滯銷的問題。但在品牌成立後,便要考慮商品的數量與品項問題。
文化轉型使其未來可期
如今花生騷品牌廣受好評,參加許多知名活動,這對於原住民文化的發揚是十分有利的。談到品牌未來發展時,德拉表示,不僅會推廣網路商店的部分,還希望品牌的廣度能透過與其他牌子、各個原住民部落間的合作而越來越高。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時應注重文化轉型。
對於原住民文化未來的展望,德拉表示,希望人們對於原住民的認知可以不局限於表面,更應透過手工藝等方面了解其文化內涵,讓更多臺灣的年輕人,能夠看到如此美好的事物被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