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甦全臺唯一溫泉眷村
三代傳承注入新生命
北投中心新村歷年大事記 【賴宜淳/製表】
【蔡文培 謝孟華/文】 提到對北投特色景點印象,許多人先想到的是溫泉、地熱谷及北投圖書館,除此之外,仍有一極具特色的溫泉眷村──中心新村。
1959年以軍醫單位設立的中心新村,2016年10月居民全部搬遷。當時居民提出「創意活化」的概念,盼眷村能以文化保存的方式留存,使眷村的人文歷史持續流動,在保留建築的同時,也向更多人推廣「認同眷村」的概念。
中心新村原地保留,竹編木椅、木製廚物櫃與老舊電視,配上老唱片櫃與鄧麗君的音樂,讓人沉浸在當時代的浪漫。
跟著溫泉澡堂的木牌指引,走進男湯和女湯的展區。牆上水泥斑駁,溫泉管線破損,看來已閒置許久。經過簡單修復及整理,設立解說牌向民眾訴說,中心新村為全臺唯一溫泉眷村的故事。
透過「文化資產復甦術」 (CPR, Cultural Property Revival)計畫(簡稱CPR計畫),將中心新村推動至眷村第三代。臺北市眷村心文化協會執行長張中模,帶領協會整治眷村及周遭環境,除讓民眾願意走入,也想將「老鄰居」的家保留下來,盼他們每次回家都能踏入當年的風情。
「CPR計畫」強調保存舊有的空間,呈現過往生活的記憶,以傳達過去時代的脈絡。民眾可透過空間體驗、閱讀和思考,用不同感觸了解過去。
中心新村早期是軍方的職務官舍,展館以軍方、戰爭及對和平的反思做為主要課題。日治時期因醫療需求發展的北投溫泉為最大特色,現已具有相當觀光價值。
當時社經地位優渥的將領老屋,沙發已被天花 板木片劃破。 【蔡文培/攝】
保存並推廣眷村精神
眷村心文化協會本月10日舉辦「溫故織新」茶會,慶祝中心新村設立60週年及駐地工作站開幕。邀請搬遷已兩年的耆老回家,重溫當年左鄰右舍生活的光景。臺北市文化局長蔡宗雄說:「依前瞻基礎建設的規劃,預計將於後年底完工。主要包括如何讓眷村美食、文化及生活習慣如何對外發展。」
「我有在立法院提出眷村文化發展條例的草案,希望能有其他經費的挹注幫助眷村發展。」立法委員陳曼麗說道。她表示,眷村發展過程不斷更新,盼能在保持原有風貌基礎下,將眷村精神傳遞出去。
協會透過「溫故織新」,期待更多民眾了解眷村故事。臺北市議員潘懷宗說:「美國人在兩個領域認為臺灣人較厲害,包括軍醫及政戰系統,兩者結合在一起,不就是中心新村嗎?」
許多住戶搬遷至國宅後,兩年未見。經本次活動回到故鄉,居民臉上露出笑容。張中模表示:「在為年輕人與小朋友導覽老眷村時,他們更希望看到老爺爺和老奶奶。希望明年經費充足的話,可以請爺爺奶奶每週回到中心新村泡茶,跟民眾聊天。」
透過兩年前遷村向居民蒐集物件,拼湊出過去寢室的樣貌 。 【蔡文培/攝 】
眷村「博物館化」剝離耆老半世紀生活圈
不少耆老已年過90,在中心新村生活過半世紀。離開眷村兩年後,一同搬至國宅公寓,進門需門禁卡,與過去連鄰居家都可隨時踏入「串門子」的生活有不小差距。
原先住在眷村已50年的耆老江陳越治,提及兩年前搬離眷村與現在生活的差異,她說:「以前的澡堂有硫磺水很好,很懷念以前的生活,在太陽下山後,大家談話、聊天,好懷念、好懷念這樣的生活。」
結束一天的辛勞,與家人和鄰居在澡堂坦誠相見、聊生活瑣事,將自製的饅頭和麵條分送出去。晚餐後打開鄰居家門,殘羹剩飯搭幾瓶酒成小酒宴,皆為當年眷村的日常。
「長期以來都在隔壁的鄰居突然不見了,難免還是會有些感傷。」同樣長年居住在眷村的耆老張振秀說道。他表示,相較過去的生活模式,遷村後對新環境有些不適。
耆老居住半世紀的老家,成為現今的博物館。雖於國宅公寓得到良好的安置,但過去的生活已不復存在。以保存文化為由,改建眷村成博物館,相對已被迫拆遷的眷村而言,計畫看似完善,當地居民卻被遷離原本的舒適圈,改變近半世紀的生活方式。
在各地古蹟、眷村等富有歷史意義的空間「博物館化」前,除考量背後文化資產附帶的經濟效益及人文價值外,能否顧慮因「博物館化」而受影響的群體,對各層面進行更妥善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