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董漢|報導】
「月經」一詞有許多常見的別名,包括「大姨媽」、「好朋友」、「小紅」或「那個」,但實際深入了解的人並不多。尤其是生理男性,一輩子都不會親身經歷,儘管周遭有生理女性的親朋好友,但往往很難理解其感受及甚至缺乏一個光明正大的管道去吸收關於女性生理期的知識。
國立臺灣大學開亞洲高等教育界風氣之先,首創一門探討月經的課程「月經:理論、思潮與行動」,由臺大醫學院教授黃韻如授課,課程開課的第一學期就吸引數百名臺大生搶課,開課人數為135人,最終修課的學生來到144人。不過,這門課的開設可說是無心插柳的結果。
臺大醫學院教授黃韻如起初是與另一位教授合開一門通識課程「醫學與生活」,授課內容提及婦產科,進而討討到月經,並從單純講解月經延伸到社會文化面的議題。原原本此為一小時的課程,後來因為學生沒有負評,轉為兩小時專門講解月經,想不到大受學生好評,黃韻如便想說動念將課程改為開設為一學期。
盼重衛生教育
黃韻如表示,時常聽到身邊的人說到自己「那個來了」,但「那個」是哪個?其實這背後牽扯著不同的議題:,如月經歧視、刻板印象、性別平等或父權社會等。「放屁時,你會直接講:『你是不是放屁?』但你不會用其它的代稱來說「放屁」,而月經卻要用其它字來替代,實在很奇怪……。」她笑說。
用其他詞彙替代將或影射「月經」一詞,其實是一個跨文化、種族、宗教的現象,並不只是存在華人社會,其他地區與族群也屢見不鮮,其本質上仍存在著對月經的歧視。
黃韻如認為,月經課不是單純的衛教課,它的背後有更深層的議題可以值得探討,不是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就能夠理解的,「很多是在台灣看不到的、在主流論壇上無法得知的。」
臺灣的衛教品質很不平均,有些學校非常注重衛教相關,其他則否,甚至若干老師授課談到月經時會請男同學離席,只對女同學講解。這樣的情況極有可能會使學生產生一種錯誤的刻板印象,即「了解月經」這件事情好像並非那麼重要。
黃韻如說:「月經應該是可以拿到檯面上談的,應該是可以在高等教育的課堂上講解的,可以用輕鬆、但不隨便且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它、正視它。」
文化大學社福系助理教授邱貴玲也呼應這樣的觀點。她說:「社會的文化與風氣很難改變,『「偏見」』每個人都有且不同,但不應該「歧視」,不應該因為對某個人有偏見而歧視她/他,導致行為上的不公平,國家應該立法保障她/他。」
邱貴玲說,有些家長就不想希望衛生棉條業者他們到學校宣傳,不希望女兒使用棉條,「因為棉條是直接塞進女性的私密處,他們覺得使用衛生棉就好啦!衛生棉是經血滴出來,他們害怕使用棉條會危害女孩的生理健康。」但她也強調,這是每個為人父母者的教育方式,「他們准許女兒使用衛生棉,這並沒有錯,你得尊重,因為那是他們的女兒。」
幫助其他女孩
近年來,「月經貧窮」是全球許多國家正視的議題之一,月經貧窮意指:經濟弱勢的女性,因為無法取得生理用品導致生理上的疾病、心理健康的問題等,長期影響她們的生活。
臺灣的非營利組織「小紅帽」發起的「幫你留一份」活動,在全台的多所學校女廁設置「幫你留一份:生理用品共享盒」,讓女學生在校園時可以及時得到生理用品使用。
談起月經貧窮議題,邱貴玲指出「更應該解決貧窮的問題,「怎麼會讓一個女生連生理用品都負擔不起,這表示她有許多日常所需(吃飯、買衣服等)都負擔不起。」
改變從何開始
在許多民族的文化裡,「月經」被視為「不潔」的象徵。,例如當女生月事經來時不能到廟裡祈福或登船等。
前行政院性別平等委員會、現任為文化大學社福系兼任教授張瓊玲,曾幫助政府發想各部會發想實踐《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簡稱CEDAW)的政策,使各部門的國家政策體現此人權公約的精神。
張瓊玲說:「女生有月經,衍伸出會有生理上的不舒服、懷孕、哺育的行為,使女性有段時間無法從事或全力投入勞動工作,因此常會被說是『不完全的』,但女生因為『有月經』才能創造『生命』。」
張瓊玲語帶振奮地說:「台灣的性別平等排名為亞洲國家第一名,GII(性別不平等指數)最低;全球排名則是第六名,因此我國更應該消除月經歧視與貧窮的情形。」
張瓊玲建議先從消除性別平等、月經歧視,再到月經貧窮,循序漸進。各國在政策上有不同做法,英國已廢除課徵月經稅、蘇格蘭立法提供免費的衛生棉等,我國身為亞洲性別平等第一的國家更應徹底消除讓月經貧窮,比如各縣市政府可以號召各校設置公用的女性生理用品(如she can 月經盒)。「月經來了不再是羞恥,女性沒有帶生理用品,也可以在性別友善環境中輕易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