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7期】國片出頭天 新銳導演素人演員
國片出頭天 新銳導演素人演員
輔導金扶植國片產業 破億電影演員不再只有大咖
休閒活動有很多種,有些人喜歡聽音樂,而有些人喜歡看電影,看電影逐漸也被視為「文青行為」的一種。不同以往的是,現在的人們不再是被動的當個觀賞者,而是主動的參與這個產業。導演透過電影訴說想傳達的意識;演員透過電影挖掘自己不同的一面。透過以下報導,讓我們一探電影從無到有的點點滴滴。
【吳欣儒/報導】自海角七號以來,國片在台灣市場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但完成一部作品,並非想像中簡單。拍攝資金一直是許多國片導演的夢魘,無論是在籌備、拍攝,甚至是完成後的宣傳期,都需要錢來完成。除了找商業團體贊助外,政府更提供電影輔導金申請,盼能扶植台灣電影產業。
能申請輔導金,是《時下暴力》(下圖左)導演廖哲毅(下圖右)計畫之外的事。國片申請輔導金有規定,申請單位必須是電影製作公司或是發行公司,因此並沒有申請資格。他說:「拍完電影後錢早已用盡,但拍攝完成之後發現,後製上需要非常多的資金贊助,闊世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和我們因此向文化局申請了電影長片新人組輔導金三百萬元。」
對於輔導金申請條件,廖哲毅表示,這個制度其實有利國片電影的發展,如果沒有這樣的限制,反而會造成國片的氾濫。以申請單位必須是電影製作公司或是發行公司這歌規定來說,因拍電影需要大量資金、人力的調度,既然都能控管一間公司,那這就是一個條件上的保證。文化局在輔導金的申請,還是給予很多新人導演有很大的空間與機會。廖哲毅說:「有問題的是政府的配套不夠。」
國片有一項規定是,全片必須在國內後製。廖哲毅表示,像是新加坡、泰國,他們有很多的後製技術,包括燈光、音效,是已經超越台灣的。他說:「那為什麼要去限制可以更好的可能?這不就是某種意義上的鎖國?」
台灣電影現在正面臨了兩個問題,市場取向還是導演個人取向。對於電影,他認為,為什麼要去定義國片?對他而言,電影就是電影,只有好與壞的差別,不需要用特別的文化、血緣及政治立場去定義。他說:「什麼叫國片?就是我拍的電影啊!」
《時下暴力》於今年入圍金馬影展、榮選南方影展閉幕片,年僅26歲的廖哲毅曾是綜藝節目執行製作人,過去因年輕被看不起,一氣之下召集一群年輕畢業生,組成「壹玖八七」製作公司(一九八七(加減3)年出生、平均年齡25歲),組成橫跨音樂、舞蹈、藝術、影像編導、行銷和製作,並進軍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為自己籌措行銷廣告資金。
《時下暴力》描述校園謊言與暴力,這是一部關於校園的黑色題材。廖哲毅說:「我想在電影中提出一個問題,『當眾人都說對的時候,你敢不敢站出來說錯』?或許人們需要的只是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