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div class="head">
<div class="mlogo">
<h1>
<a href="/?Lang=zh-tw" title="中國文化大學">
<img src="/var/file/318/1318/img/302856966.png" alt="中國文化大學">
</a>
<span class="CTitle">文化一周</span>
<span class="Etitle">Culture Journal</span>


</h1>
</div>
<div class="hdsearch">
<a aria-expanded="false" class="btn btn-primary navbar-toggle1 sch-toggle" data-toggle="collapse"
href="#headsearch" role="button"><span>Search</span></a>
<div class="collapse" id="headsearch"></div>
</div>

<div class="mycollapse">

<button class="navbar-toggle" data-target=".nav-toggle" data-toggle="collapse" type="button">
<span class="glyphicons show_lines">Menu</span>
</button>
<div class="navbar-collapse collapse nav-toggle" id="collapseExample2">

<div class="topnav">

</div>

<div class="mainmenu">

</div>

</div>
</div>
</div>
<div id="banner"></div>


<script>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hajaxOpenUrl("/app/index.php?Action=mobileloadmod&Type=mobilesch&Nbr=0", '#headsearch');
$.hajaxOpenUrl("/app/index.php?Action=mobileloadmod&Type=mobile_sz_mstr&Nbr=5", '#banner');
$(".hdsearch .sch-toggle").click(function(){
$(this).toggleClass("open");
});
});
</script>

【1276期】阿嬤家溫馨之夜 婦援會冀凝聚社會力量

阿嬤家溫馨之夜 婦援會冀凝聚社會力量

 

【蕭維暘/報導】台灣第一座以保存「慰安婦」人權運動史料為主的「阿嬤家– 和平與女性人權館」將於本月10日開館,婦女救援基金會特在10月22日晚間於台北市中山堂戶外廣場舉辦了「思She想起~2016阿嬤家之夜」,冀望以此活動讓社會大眾進一步了解「慰安婦」,凝聚支持作為訴求的後備力量。  

 

於2006年加入這一場社運的婦援會執行長康淑華說明,在1992年開始設立申訴專線,讓曾在二戰時期受到日軍性暴力的婦女可以聯絡婦援會,展開向日本政府索償的運動。

 

「當年她們也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才決定與婦援會聯絡。畢竟要走出來面對社會大眾和媒體,是一件困難的事。」  

 

台灣政府在1992年便已開始設立跨部門的小組會議,以協助「慰安婦」的對日求償運動。同時在1995年,政府也開始為她們提供給生活輔助金和醫療照顧費用。

 

「希望政府在歷史保存和對日求償方面有進一步的具體行動,因為這一切不是僅一個民間機構就能辦到的事,而且我們所提出的訴求仍沒看見進展。」  

 

活動當天播放了由婦援會出資拍攝的紀錄片《蘆葦之歌》,內容為「慰安婦」阿嬤們在身心照顧工作坊的日常活動。康淑華表示,婦援會社工會定時登門拜訪阿嬤們,了解她們需求之餘,也給予心靈上的撫慰。  

 

 

 

■台灣目前仍健在的3位「慰安婦」之一的蓮花阿嬤抵達現場支持活動。記者蕭維暘攝

 

 

「阿嬤們要的不是金錢,而是公義和正義,和日本真正的面對過去的歷史和反省。」康淑華提到,希望日本政府透過道歉和賠償來面對過去的歷史,勿讓女性受害的歷史在當代再度發生。「如果不願意,我們要怎麼樣教導下一代去創造一個互相尊重的社會氛圍?」她也強調,了解「慰安婦」的目的不在於增加仇恨,而是給予被害人一個公平的交代。  

 

現場民眾藍世昌說:「戰爭已經扭曲了人性,許多人受到傷害之後,國家卻礙於利益關係而逃避責任。」他認為,國家之所以強盛是因為勇於面對自己的錯誤,若不願意,國家將無法進步。  

 

另一現場民眾蔡甯竹表示,基於自己是女性的原因,所以會特別關注這一項議題。

 

看過這一部電影之後,我深感佩服阿嬤們面對生命的態度,她們都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  

 

同時她也指出,雖然「慰安婦」議題反映的是二戰時期台灣婦女所面對的性暴力現象,但現今的台灣社會,仍存在著各種性別文化暴力,使得很多婦女無法獲得充分的發展機會。

 

「一些女性會因為懷孕而受到公司的壓榨。」蔡甯竹感嘆。  

 

康淑華說:「儘管台灣立法已通過一些有關婦女人身安全保障的法案,但更重要的是社會大眾對於暴力的認知,和是否願意付諸更多行動來停止暴力。因此預防暴力的教育工作是未來的重中之重。」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