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專題】台北世大運「嬌」點 女子軍團全力以赴
台北世大運「嬌」點 女子軍團全力以赴
【沈佩甄、陳嘉信、黃韻芬、陳佩甯、林妤亭/報導】強度僅次於奧運,有「小奧運」之稱的世界大學運動會。今年首度由台北主辦,是台灣至今舉辦過最大型的運動賽事。除最受大家矚目的棒球、田徑等項目,近年異軍突起的女子生力軍,也是不容小覷的新勢力。
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將於八月16日至30日舉行。上屆中華台北以6金12銀18銅排名第十,完成韓國光州世大運。其中女子選手拿下15枚、男子選手獲14枚,加上7個得獎混雙項目,獎牌總數共36枚。女子運動員可說是「巾幗不讓鬚眉」。
韻律體操為唯一女項
在22項競賽項目中,韻律體操為少數只有女性的項目。世大運團體韻律體操國手楊千玫說:「比賽的動作大致都成型了,要加強動作的一致性及穩定性,體力的強度有待提升。」對於本次世大運可能為楊千玫最終賽事,她希望盡最大的努力,以拿牌為目標。
同為世大運國手的國立體育大學一年級韻律體操小將詹庭甄,將出戰六月韻律體操亞洲錦標賽及七月德國世界盃大獎賽,盼獲取更多經驗,於世大運挺進決賽。
女排盼技巧取勝
綽號「皮皮」的中華女排主攻手曾琬羚,在去年亞洲盃女排中,與隊友一舉奪下第五名,改寫中華隊最佳成績。
目前正於中華世大運培訓隊接受訓練的曾琬羚說:「世大運的訓練方式跟一般的比賽其實是有差別的。」她認為,於台北舉辦的世大運相當重要,且對手多為非亞裔的外國人,許多女選手的身高、力道和彈跳力,和我國選手比皆略勝一籌。
談到往後比賽可能遇到的狀況,曾琬羚指出,由於自己是快攻手,攻擊方面較其他選手靈活。「再加上很多國外選手都人高馬大。」她表示,需利用技巧球才能與對手抗衡,而攔網部份則盡可能擋高,讓後方球員更容易防守,得分的機會也相對較高。
女桌不設限 誓言獎留台
女桌國手鄭怡靜得知世大運為台灣主辦即勤奮準備,讓自己處於備戰狀態。
如今以賽代訓,她表示,若訓練強度過高易使舊傷復發,因此不讓舊傷復發是現今重要課題。
關於世大運的目標,鄭怡靜斬釘截鐵的說:「我不設目標。」她認為不限制自己才能在場上真正發揮潛能。她笑說:「當然希望可以把最好的表現留在台灣」。
女子舉重可望破紀錄
女子舉重選手郭婞淳則表示,世大運目標無疑是希望將金牌留在台灣,並希望突破先前在喀山世大運創下的抓舉104公斤、挺舉134公斤,總和238公斤的大會紀錄。
女籃備戰養默契
女籃24人培訓名單上月出爐,由本季WSBL冠軍教練鄭慧芸擔綱總教練,培訓球員包括鄭伊秀、黃鈴娟、陳薇安、羅蘋及徐玉蓮等多位來自文大的球員,目前將訓練著重在防守上。
羅蘋提到,「這次世大運對上國外的選手,面對身高的劣勢,除在肌肉量上做足了功夫,我們還在速度與準度也特別做了加強。」
因世大運培訓隊選手來自四面八方,徐玉蓮說:「除了幾位學姊在UBA時交手過,大部分我們都沒有對到,所以在默契方面我們還在磨合。」今年台灣成為世大運主辦國,有幸身為參賽者的曾琬羚為此感到開心,她說:「很榮幸台灣可以舉辦這種大型比賽,希望未來也能有相同機會,這樣就能讓世界知道我們是一個很棒的國家,也有很多很棒的選手在為台灣所努力。」
性別不受限 女子無極限
中華台北女子軍團盼如願於世大運為台灣留下獎牌,並證明女性選手韌性不亞於男性。運動場上,不僅要有過人體力,更要有「大顆」心臟,以面對勝敗、受傷和低潮等負面情緒。
身為女性運動員,在先天條件上不如男性,且女性性格較細膩,因此容易焦慮,導致女性運動員的體育之路,走得相對辛苦。
去年率領台灣進入里約奧運女子桌球八強的鄭怡靜,今年再度入選世大運女桌國手。目前女桌世界排名第七的她說:「失敗乃成功之母,所以也造成女性運動員相對來說更堅強、獨立。」鄭怡靜也提到,不畏艱難是桌球帶給她的成長。
不分男女,在籃球項目中,除了球技外,講求的多是身高、體型優勢。而性別導致先天條件不同,女性運動員必須特別加強重量訓練。
世大運女籃選手羅蘋說:「以男女生的差別,我覺得肌肉量就是最大的差異。」她認為,有穩定的肌肉量,才能在球場上盡情發揮。
舉重好手郭婞淳,在本月初全大運女子58公斤量級的比賽中,輕鬆舉破許淑淨的大會紀錄,並且拿下金牌。
而舉重相較其他運動,需要更大的肌肉量。郭婞淳卻說:「其實訓練的重量都是慢慢的在增加,所以並不會覺得特別的辛苦。」她特別指出,覺得最辛苦的時候,是「那個來」。
女性殺手「生理期」
除身高與體型上的劣勢,身為女性運動員,大家一致認定「生理期」才是最大的敵人。
世大運女籃選手徐玉蓮也說:「有時候會痛還是需要吞止痛藥上場,遇到比賽就只能忍著,如果真的太痛就必須吞兩顆以上的止痛藥。」
羅蘋補充,教練並不會因生理期而減輕訓練,因為當比賽進行時,仍必須面對。
詹庭甄說:「生理期來的時候肚子很不舒服,教練也不會因此改變訓練量。」但練習的疲憊和生理期帶來的疼痛感難免會影響心情和訓練成效。
楊千玫也直言,曾在賽程期間遇上生理期,她說:「比賽時會專注在動作的呈現,所以會轉移注意力。」練習時碰到生理期會感到特別無力。
世大運女排培訓隊選手、中華女排主攻手曾琬羚則表示,自己雖不至於到要吃止痛藥的程度,但仍會多喝水並補充營養來緩解症狀。
女性仍擁優勢
雖在生理條件上相對劣勢,女性運動員仍有許多優勢。「女生跳起來比較優雅。」韻律體操國手詹庭甄表示,男性在柔軟度和延展性上並無優勢。
楊千玫也認同男、女之間在體態上會有美感的差異。儘管男性運動員在爆發力、力量、體形和速度上都較女性運動員優秀,但韻律體操項目則較偏重於舞蹈方面,楊千玫說:「動作的完成度以及整體華麗的程度才是比賽的關鍵。」
鄭怡靜說明,女性在桌球上較要求速度,因此將訓練加強在協調性、速度與敏捷。
男性訓練重點較注重於前三板的質量,女性則著重來回球,因女性力量較小,無法一板擊敗對手,所以需更多體力及模擬落點的變化。鄭怡靜認為,桌球較其他項目細膩,不如田徑及其他球類項目需較大爆發力。身為女性運動員,儘管天生吃虧,但不設限,才是突破自我的勝利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