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專題】如果我們身在厭世代該怎麼生存?
我們身在厭世代該怎麼生存?
【蔡明亘、黃晶、劉佳耘、曾煥辰、高宇震、黃小芳/報導】
被稱為「厭世代」的臺灣八、九年級生,他們大部分都有高等教育以上學歷,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跟不上資訊爆炸的時代就準備被淘汰,領著22K付學貸、省吃儉用卻沒有存款,現實消磨對夢想的熱情,想要改變卻掙脫不了現實的牢籠,他們不想厭世,卻只能厭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厭世的根源——低薪
新聞工作者吳承紘說:「新鮮人出社會工作當然希望獲得相對的收入,他們面臨的不但是低薪,而且還看不到未來。」
低薪與企業有很大的關聯,文大勞工關係學系教授潘世偉表示,臺灣經濟規模小,企業面臨最大的困難和挑戰在於產業結構上的失衡。
他說明,企業有54%的就業機會與全球供應鏈相連結,臺灣扮演代加工的角色,長期依賴國際訂單,在全球化的競爭下,產品品質及勞動成本成為主要考量因素。
文大經濟學系副教授廖志興說:「目前經濟狀況不理想的原因在臺灣以貿易出口為導向,過度發展單一產業,依賴性高易受國際景氣影響。」
他補充,臺灣出口至中國的中間財比例相當高,中國近幾年供應鏈的崛起,將對臺灣造成很大衝擊。
問及現階段解決方式,潘世偉說:「無論中小企業或服務業,都要提高附加價值,才有助於產業發展。」
廖志興也建議,政府應加強研究發展技術,擴大人才培育,才有足夠競爭力,而要擺脫單一產業的問題,除了政策口號推動外,還需有效落實。
他補充,東南亞國協為臺灣第二大出口區,新南向政策有助於改善對中國的貿易依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厭世無國界 各國皆受衝擊
相較於周邊亞洲各國,如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青年壓力問題較輕微。
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蔡宏政認為,臺灣人天性樂觀,還懂得用「厭世」自嘲,日、韓兩國都以無法出人頭地為恥,因此自殺率為亞洲之冠。
臺灣對於年輕人要求不像中、日、韓那麼高,因此年輕人普遍退而求其次尋求「小確幸」。
從民國40年代平均經濟成長率達8.02%,至民國90年代僅剩4.49%,臺灣經濟成長有明顯下滑趨勢。
據主計處統計之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表,從民國70年到106年,物價指數從70攀升到接近100,雖比日韓低,但物價仍算高。
而臺失業率3.96%高於周邊國家,表示勞動人口求職不順遂, 扶養比及人口老化指數漸高,日本最早入高齡社會,以致於勞動青壯年人口所背負的撫養壓力高漲,而中、台、韓相繼步入高齡化社會。
2014亞洲各國人口經濟分析(%)
|
台灣 |
南韓 |
日本 |
中國 |
失業率 |
3.96 |
3.5 |
3.6 |
3.65 |
相對物價指數 |
66.1 |
99.4 |
173.6 |
70 |
人口老化指數 |
85.7 |
88.7 |
203.3 |
61 |
扶養比 |
35.1 |
36.9 |
63.2 |
36.2 |
(資料來源/內政部官網,整理、製表/曾煥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輕人=「草莓族」?
好房網副總編梁正說:「年輕世代沒辦法像長輩一樣,只要努力就能獲得更多利益,因此他們常被說是一群幸福又吃不了苦的人。」
他認為,這是雙親造就的,現代父母十分呵護自己的孩子,讓他們衣食無缺,使孩子在工作上沒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也讓他們在生活上無法自主,沒辦法再養育下一代。
曾為廣告業務的52歲周怡君說:「民國76年,當時剛進廣告公司,經濟環境很好,股市萬點,才進公司兩年我的年薪已經破百萬。」
她表示,當時工作環境機會多,許多人為想多存一些錢而往臺北工作。她說:「當時在臺北生活,除了基本開銷,每個月還有多餘的錢可寄回家。」
電子零組件公司老闆Eric表示,相較從前各行業的薪資在數字上也許沒有明顯的差異,但錢的價值已不同。
他說:「以前看電影只要60元,住在市區大套房大概也只要8000元房租,現今生活變得更困難。」
提及對於年輕人的建議,周怡君說:「以前會說一份耕耘一分收穫,但現在不一定相等。」她認為越來越多產業邁向電子、人工化,企圖心與創意變得更重要,要讓自己變得不可取代。
Eric則說:「經濟環境差不能當作失敗的藉口。」他表示,過去數十年臺灣也經歷不少經濟動盪與影響,仍有人能做出好成績。
他認為並沒有所謂的「厭世代」,每個時代都有必須克服的問題,應該好好加強自己才是最佳選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青年的新人生觀「世可厭、不厭自己」
青年在經濟壓力下只能努力賺錢,他們對於低薪和工作環境,大多感到不滿意且有轉職念頭,是一群有夢想也無法伸展的青年。
去年大學畢業的洪靖惠,目前是一位軟體工程師,她說:「有些同事明明能力不強卻仗著資深,做錯事還怪在新人頭上,覺得很委屈。」
種種原因讓她起了想換工作的念頭,未來想開間居酒屋,但迫於現實只能先做這份工作賺錢。
台大政治系教授李錫錕說:「世可以厭,環境可以厭,但不要厭自己。」他認為厭世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對環境不滿意,所以我們才要去改變它,如果一切都很美滿,人就懶散了。
他更表示,臺灣年輕人的兩大特質為「狂」與「想贏」,他說:「什麼是狂?就是他敢做自己,且勇於冒險。」
他更指出,厭世代產生的重大因素是「機會M型化」。
有些人認為社會給予年輕人的機會變少了,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隨著社會的發展,臺灣已經進入到了一個「專業的時代」,機會沒有變少,只是能力超群的機會變得非常多,而能力一般的人機會卻越來越少。
他說:「社會到了一個極端的時代,使有錢有地位的人更容易階級複製,階級的流動趨於緩慢。」
李教授提醒年輕人對於未來仍應抱持希望,要有心理準備,別因階級流動困難,而放棄對機會的追求,當機會來臨時,需隨時準備好。
臺北市就業服務處長游淑真表示,厭世代是給自己添加的負面說法,很多年輕人還是積極的。
她說:「困境就是轉機,別為自己打上負號。」她認為,青年換個方向想,現在的困境是對自己的考驗也是賺取經驗的過程,想辦法面對它,從負面想法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