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div class="head">
<div class="mlogo">
<h1>
<a href="/?Lang=zh-tw" title="中國文化大學">
<img src="/var/file/318/1318/img/302856966.png" alt="中國文化大學">
</a>
<span class="CTitle">文化一周</span>
<span class="Etitle">Culture Journal</span>


</h1>
</div>
<div class="hdsearch">
<a aria-expanded="false" class="btn btn-primary navbar-toggle1 sch-toggle" data-toggle="collapse"
href="#headsearch" role="button"><span>Search</span></a>
<div class="collapse" id="headsearch"></div>
</div>

<div class="mycollapse">

<button class="navbar-toggle" data-target=".nav-toggle" data-toggle="collapse" type="button">
<span class="glyphicons show_lines">Menu</span>
</button>
<div class="navbar-collapse collapse nav-toggle" id="collapseExample2">

<div class="topnav">

</div>

<div class="mainmenu">

</div>

</div>
</div>
</div>
<div id="banner"></div>


<script>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hajaxOpenUrl("/app/index.php?Action=mobileloadmod&Type=mobilesch&Nbr=0", '#headsearch');
$.hajaxOpenUrl("/app/index.php?Action=mobileloadmod&Type=mobile_sz_mstr&Nbr=5", '#banner');
$(".hdsearch .sch-toggle").click(function(){
$(this).toggleClass("open");
});
});
</script>

【一周專題】保護臺灣鄉土文化 閩南語傳承刻不容緩

保護臺灣鄉土文化 閩南語傳承刻不容緩

 

盧玟靜攝

 

 

【徐小晏、林熙磊、王湘婷、鄧佩瑜/專題報導】閩南語,亦為「臺語」,是臺灣多數人的母語,但近年逐漸式微,語言資產難以留存。因此臺語保存與延續勢在必行,可現今沒有任何直屬負責的機構,在教育層面上也遭遇許多問題與挑戰,臺語文化是否會逐漸衰退?

閩南語在臺歷經蛻變

閩南語,亦為「臺語」,老一輩都較習慣用其溝通,看似不需特別保存的語言,卻在新世代中逐漸淡出,臺語文化需找到不同面貌,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繼續流傳。

  談到閩南語的起源,是段漫長的歷史,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教授陳昭銘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期,大量的北方世家大族往中國南方逃難,有一大批人逃到福建省南方的泉州,也就是百越族人的土地定居下來。這批移民與當地人一起生活日久之後,原鄉母語與在地越族語相互混融,形成了最初的閩南語。」

 陳昭銘補充,最後閩南語傳來臺灣,以漳州與泉州人為首,在明末清初時移民到南洋、臺灣。因此,有些研究者就會認定臺灣也是閩南語區域。

 閩南語就像語言的熔爐般,綜合許多地方族群、腔調,最後淬鍊出臺灣通用的臺語,因地域因素,造就出不同腔調。陳昭銘指出,經移民不斷遷徙,型塑出泉州,漳州,廈門三種腔調。同時,潮州也開始發展出自己的語言,也就是潮州腔。統合以上四種都在閩南地區,故統稱之為閩南語,但實際上不能這樣籠統稱呼。

 自中國沿海的移民遷入臺灣,注入一股生機,也帶來其語言。陳昭銘解釋,閩南語雖然是看似以漳泉二語為主體,而漳泉二語在臺灣也形成混合趨勢。

 清大教授洪惟仁研究指出,閩南語早已形成臺灣優勢腔,使用區域遠蓋過單純的漳州腔或泉州腔本體,發展出自己在地的語言特性,已不能算是所謂的閩南語,故稱之為「臺語」。

 

鄉土教育負重前行

 

 語言需透過教育傳承,不論是我們日常所用的中文、英文、日文等等,都是透過在學校裡學習而成,這樣的教育環節更少不了我們的母語—臺語,但是語言喜好的轉變,臺語是否會面臨危機?

 談到現今教育環境對臺語文教學的推行,陳昭銘說:「現今環境雖較為自由,小學也有鄉土語言課程,看似有在推行母語教育,但事實上,一週只有一節課的鄉土語言教育,根本連塞牙縫都不夠,推行多年依舊沒起色。」

 陳昭銘認為,如無法透過學校環境來協助臺語教育,使用頻率勢必下降,臺語教育陷入困境是必然。他感嘆地說:「連臺語聽與說的基本能力都沒有,要如何教導其讀、寫和文學作品呢?這一直是我們覺得很大的推動阻礙!」

 陳昭銘指出,臺語文學在許多學者前輩的努力筆耕推廣之下已有大幅進步,例如每年臺南市府城文學獎都會設臺語文學獎項,鼓勵臺語文創作者寫出更優質的文學作品,多年來成果逐步展現。

 市面上也有不少臺語詩文作品出版,提供臺語文讀者閱讀。即使政府逐漸重視保存與傳承臺語文化,但問題還是學校母語教育是否能列入升學考試來引導,這才會讓臺語教育真正進入軌道。

 

保存與教育 重視程度是關鍵

 

 李江却臺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惠說:「在2001年開始有臺語課程的時候,有通過基本門檻證照的人可能只有兩三千位,臺語老師真的不夠。」他補充,雖政府讓通過臺語文檢定的人,透過支援教學人員進用辦法,即使沒有修過專業的教育學分,也能在國中小教臺語課。但有些學校地區較偏遠,而這些臺語老師因無機構編列預算補貼,在交通的花費上也是一大問題。

 陳豐惠也提及,某些學校的臺語教師甚至是在職教師兼職的,學生受到的臺語教育品質缺乏保障,加上教學時數少,在語文領域中,大部分的時間都被國語所佔據,學生能使用及學習臺語的機會實在有限。

 師大臺灣語文學系教授陳龍廷建議,民眾可多利用自己有興趣的媒介,去多聽、多練習,就能學習到道地的語言,如果不習慣使用,那麼要學會這種語言,是很不容易的。

 師大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許慧如說:「我們已經忘了所謂的臺語書寫模式,我們太習慣書面的用字都是華文,在臺灣始終沒有發展出臺語的我手寫我口。」

 許慧如認為,臺語保存的癥結點在於大眾對臺語保存的意識不夠,太習慣華語,忽略了臺語的重要性,而語言是文化的精隨,文化正逐漸流失當中,語言不正義的情況需要大家的重視與關切。

 

 

姜正文攝

 

 

傳統語言結合民間藝術 發揚歷史文化

 

 臺語成為移民及其後代的慣用語言後,也促使民間文化的誕生,如用臺語唱的戲曲—歌仔戲。從事歌仔戲教學十七年的老師黃美靜說:「現今年輕人可能較常說國語的關係,臺語也是袂輾轉(不流利),因我們唱、念都需較道地的台語,較熟練或會講的當然會有助於學習。」

 臺語為國家本土語言,卻面臨年輕人只會聽、不會口說的斷層問題。師大歌仔戲社社員孫佳麒羞赧地表示,以前有些抗拒臺語,覺得臺語很俗,但因對戲劇有興趣,偶然在看表演時被歌仔戲的舞蹈和妝容等吸引,萌生學習臺語的念頭。

 藉由歌仔戲對臺語產生濃厚的興趣,孫佳麒說:「臺語跟歌曲連結起來,其實跟一般講臺語很不一樣,戲裡的台語有些也很適用在日常上,很有趣。」提到臺語和歌仔戲的精神,她認為,兩者是很融合的,才能夠變成戲曲與其傳神之處。

 臺語依然還是臺灣大多數人使用的生活用語,但卻面臨著教育的斷層問題,陳昭銘呼籲︰「臺語是很精確的本地溝通工具,尤其到了臺北市以外區域,講流利的臺語,讓大家覺得你很聰明,很會講話,自然就事業順利。」學習母語並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使用,才不致使如此充滿歷史與本土精神的文化失去光彩。

 黃美靜認為,現今教育體系較正統,除有鄉土教材,各級教育單位甚至社會人士,都會有歌仔戲的研習班、戲曲學院、歌仔戲學系成立。相信在政府與本土教師與人士的推動,臺語能繼續傳承。

 除歌仔戲外,臺灣傳統布袋戲也都使用臺語來表演。而近年由於較多民眾聽不懂或不會說臺語,因此對於臺語和布袋戲的內容也就更加不解。

 布袋戲文化的保存同時也是保存臺語文化,華岡布袋戲社創立的宗旨不只是聚集布袋戲的同好,更是為了傳承臺灣的傳統語言和技藝。第十八屆社長張時造表示,自己很早就開始接觸臺語和布袋戲,社會氛圍影響很多人的觀念,將臺語視為粗俗的傳統語言。

 但張時造仍高興看到不少臺灣本土樂團將臺語融入歌曲,並傳唱於民間,讓聽者了解這個語言的特別。他說:「除了社課外,會想以推薦影片的方式吸引朋友來認識布袋戲,而2016年臺灣曾和日本合作推出的布袋戲電視劇『東離劍遊記』更是傳統文化打開知名度的成功案例。」

 過去臺語保存都以老一輩的人為主,隨著時間的流轉,接下來仍是要靠年輕人繼續傳承。對此陳龍廷補充,學習語言什麼時候都不算晚,只要多聽多看、持續說跟學,能不能學得很流利還是要看個人的心態,但臺語是臺灣文化的優勢,這點是永遠不變的。

 

王湘婷攝

 

臺語文化保存 民間團體貢獻多

 

 李江却臺語文教基金會致力於推廣台灣母語的保存與延續,透過舉辦在桃園、新竹、臺中、高雄等臺灣各地的讀書會,再搭配基金會發行的《臺文通訊Bong報》當作讀本,邀請專業的師資與講者帶領民眾一同討論讀本的內容、回答民眾的問題。

 李江却臺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惠表示,有鑑於其他臺語文社團舉辦說故事比賽、演講比賽,在注重聽跟說的能力上,因此從1991年開始利用雜誌《臺文Bong報》的名義對外舉辦活動、出版刊物,希望推廣臺灣人讀跟寫的能力。

 雖有《臺文Bong報》,但為了更多元的推廣模式,曾利用雜誌的名義在各個地區舉辦寫作會、研討會、小型座談會與演講等活動,曾達到1個月內,在不同縣市中同時辦15場讀書會的輝煌紀錄。

 陳豐惠也提到,為勉勵臺語文創作,於1998年開始舉辨一個《阿却賞》,在初期有兩類的獎賞組別,一為臺語詩、臺語小說的創作鼓勵,後來因應各大校有台語文學系的出現,為了鼓勵人們用臺語文寫論文,而另外增設的一類為論文賞。

 陳豐惠補充,許多新手爸媽在教導孩子學習臺語時,會發現其實臺灣的母語的教材很缺乏,像是臺語繪本、動畫,甚至是小朋友適合觀看的節目都很難找,相比之下普通華文,甚至是英文的故事書都隨處可見。為了教小孩臺語還需要特別拿華語的故事書再特別翻譯,對臺語文字的認知幫助以及能學到的臺語種類有限。

 陳豐惠也談到,每個月都至少會舉辦全臺語講座,有助於聽眾臺語聽力的進步,也可聽到平常不太會聽到的臺語用字等,眾多活動有一共通點,就是讓關心臺語的民眾可以透過活動,有學習臺語的機會,並讓更多人知道臺語是需被重視且永續流傳。

 

姜正文攝

 

臺語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臺灣是個多語言國家,為何臺語會逐漸面臨衰弱,許慧如認為,主要還是大眾意識的問題,以及社會上很多形式的醜化。民眾常認為不會臺語並不是太嚴重的事情,因此也間接捨棄了學習臺語的機會和保存的想法,甚至本身臺語流利的長輩也會在無形間忽略其重要性。

 早期有些戲劇內容則會影射臺語是較下層階級的人所用的語言,上流人士在劇中則多半不開口說話,另外像是黑道等也會被拿來認為是臺語文化。約三四十年前的臺灣就是所謂的臺語時代,當時的演藝人員,無論客家人或原住民都以臺語為主流來演出,並無受到任何人逼迫,而是因臺語為那時的「強勢語言」,學習是自然而然。因時代潮流的改變,現今電視節目多以華語呈現。

 許慧如補充,臺語並沒有、也不可能取代華語,但在推動上卻相對困難很多,尤其在教育上,雖很多家庭有說臺語的習慣,但如同前段所述,臺語書寫法越來越式微,甚至許多民眾根本不知道臺語書寫法的存在,非常可惜。

 李江却臺語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豐惠表示,現時臺語並非官方語言,最近因在推行國家語言發展法,雖立法院已通過一讀,但二讀三讀還沒有通過,如果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的話,那臺語便能成為國家語言。陳豐惠也希望不止是臺語,各個語言都應有平等的權利跟地位,公共資源也能合理分配。

 陳豐惠表示,近期除在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法,臺語既無一個對應的語言頻道,在學校也無合理的教學時數。目前只有客家台,原民台卻沒有臺語台,因此這2、3年裡有在推行臺語公共電視台。陳豐惠認為,客家台、原民台算是公共電視台,已擁有公共媒介的體系性質,卻沒有臺語公共電視台,這跟沒有臺語委員會一樣沒有專責機構。

 許慧如認為在未來的發展中,希望政府能給一些資源給臺語,不管教育還是媒體方面,都應重視它。但她也提到,現今在發展臺語中,會遇到一些反對,像開會時如果想用臺語呈現的話,就會有「我們聽不懂」、「系統不完整」、「打不出臺文」的說辭來反對,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如果想把臺語文學更好的保存、發展,第一要重視的便是怎麼說服人們多使用臺語文。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