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div class="head">
<div class="mlogo">
<h1>
<a href="/?Lang=zh-tw" title="中國文化大學">
<img src="/var/file/318/1318/img/302856966.png" alt="中國文化大學">
</a>
<span class="CTitle">文化一周</span>
<span class="Etitle">Culture Journal</span>


</h1>
</div>
<div class="hdsearch">
<a aria-expanded="false" class="btn btn-primary navbar-toggle1 sch-toggle" data-toggle="collapse"
href="#headsearch" role="button"><span>Search</span></a>
<div class="collapse" id="headsearch"></div>
</div>

<div class="mycollapse">

<button class="navbar-toggle" data-target=".nav-toggle" data-toggle="collapse" type="button">
<span class="glyphicons show_lines">Menu</span>
</button>
<div class="navbar-collapse collapse nav-toggle" id="collapseExample2">

<div class="topnav">

</div>

<div class="mainmenu">

</div>

</div>
</div>
</div>
<div id="banner"></div>


<script>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hajaxOpenUrl("/app/index.php?Action=mobileloadmod&Type=mobilesch&Nbr=0", '#headsearch');
$.hajaxOpenUrl("/app/index.php?Action=mobileloadmod&Type=mobile_sz_mstr&Nbr=5", '#banner');
$(".hdsearch .sch-toggle").click(function(){
$(this).toggleClass("open");
});
});
</script>

【一周專題】手工藝品漸式微

手工藝品漸式微

 

服飾注入創意利傳承

 

 

 

 

手工刺繡歷史久 未來發展何去何從

 

 

文/鄧佩瑜、林熙磊 圖/林熙磊

 民國30至50年代臺灣社會主要以手工藝品外銷,傳統手工刺繡(簡稱刺繡)扮演重要角色。隨時代變遷、科技進步,手工刺繡逐漸被社會淘汰。近年,刺繡與當代藝術結合,為其注入新活力。

 

 傳統技藝背後為老一輩多年累積的技術精華。從事刺繡數十年的南新繡莊當家吳淑美說:「家裡專門做神明衣服,因技術都是上一輩嚴格訓練出來的,一針一線較於機器,展現出的圖騰更生動、貴氣,這都是機器無法取代的。」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學生江君理認為,刺繡是高級手工藝,且因「精緻並富有立體感」。過程繁複、細緻,且製作耗時,因此生動感是機器化刺繡無法相比的。

 

 吳淑美也提到,刺繡最重要的是耐心與毅力,需按部就班,絕不可馬虎。完成一部成品需花費數月,讓許多人因此卻步。

 

 談到傳承技術問題,吳淑美感慨地說:「刺繡現今能當工作的出路真的很少,基本上大家都以玩樂性質的方式推廣這一塊,這是很現實的原因,但自己還是秉持著長久以來的堅持,盡力做到不能做為止。」

 

 在繡架旁度過大半輩子的吳淑美特別提到,刺繡為她帶來極大成就感,擁有這門獨特技術感到幸運。

 

 

刺繡融入當代生活媒材

 

 

 談到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吳淑美感慨地說:「手工刺繡未來會有何發展,誰都不知道,現時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力而為,只要有需要,便會盡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作品。」

 

 除題材創新外,刺繡材質也可嘗試多樣性。刺繡藝術家黃莉莉認為,刺繡可與任何藝術做結合,例如拼布、油畫等,激盪出各種不一樣的藝術創作。她說:「刺繡可跟許多當代藝術相結合,許多時事議題都可以融入到刺繡作品中,不侷限於傳統刺繡作品。」

 

 黃莉莉笑稱,她的作品都取材於當今社會時事,像是為慶祝曾雅妮奪冠的妮好棒刺繡作品、賽德克巴萊的靈魂人物莫那.魯道,甚至是林來瘋的刺繡作品等。她補充,作品幸運地受大眾肯定,如作品莫那.魯道與林來瘋分別受邀至總統府、學校做展覽等。相互交流的行動藝術對她具有極大意義。

 

 黃莉莉表示,將紗網、冰淇淋盒,甚至是光碟、易開罐皆可作其材料,也可跟各式媒材與各個產業做結合。除響應環保外,更多是讓大眾看見多元化刺繡藝術。

 

 吳淑美表示,現今大學生對刺繡頗有興趣,但她認為此階段才學習刺繡為時已晚,其必須高度專注與耐心,初學者可能會因此而輕易放棄。

 

 吳淑美和黃莉莉皆認為,若政府願意投放更多資源在刺繡藝術方面,增加曝光率,讓大眾有機會接觸,更能促進新生代產生興趣。

 

 

 

 

 

 

 

 

刺繡創新化以多元方式呈現

 

文、圖/鄧佩瑜

 刺繡藝術家黃莉莉,從事外商電子業工作20餘年。40多歲時開始學習「亂針刺繡」,踏上手工刺繡藝術創作一路。

 

 黃莉莉主張刺繡創新,在生活中不斷發掘靈感,以多樣貌呈現,使刺繡得以發展。

 

 黃莉莉未接觸刺繡前曾有刻板印象,認為刺繡只有花、鳥、山、水等。她表示,在這方面得到肯定後便開始研究,所以對刺繡歷史、嚴格性、現代化的呈現方式都有涉獵。她也說:「傳統的刺繡方法如雙面繡,在中國有國家及專業的繡坊努力保護這種文化,而在臺灣則是偏向手工藝方面的走向。」

 

 黃莉莉表示,現今已有許多服裝及飾品都加入手工刺繡設計,增加立體感。在推廣刺繡過程中,她不斷以創新方式教導學生。

 

 最初以布料進行刺繡,完成作品至少需三天,但後來發明以鐵絲網或易開罐為材料,學生可快速完成,並以多元化方式有效學習,了解刺繡並非只能用針線完成。

 

 黃莉莉也指出,不斷地研發新的刺繡方法,盼能帶動大眾對刺繡產生興趣,把傳統及創新做結合,使手工刺繡更容易學習。

 

 


 

 

纏花工藝與時俱進 發揚傳統文化

 

 

 

 

文/王湘婷、徐小晏 圖/姜正文

 傳統工藝沒落了嗎?受創新和工業化的洪流中承受世代的沖刷,需費更多努力,方能在求新求變的世代中迎合大眾喜好。與傳統工藝融合創新設計與風格碰撞出新作品。

 

 臺藝大工藝設計學系副教授劉立偉說:「嚴格來講,傳統工藝並沒有沒落。」他表示,近期社會開始有保存並推廣傳統意識,但同時會讓大眾對其產生正在逐漸沒落的錯覺,並對此現象感到擔憂。事實上,還是有許多人在其領域中默默耕耘。

 

 劉立偉表示,工藝演變與時俱進,傳統工藝等於現代設計。近年,社會強調速度和效率,經過轉換與融合後,工藝品既可做的精緻、也能大量製造,擺脫過去昂貴稀有的印象。

 

 「東方纏」為全臺唯一纏花工藝館,由投入纏花工藝設計多年的老師張金蓮經營。談到品牌起源,她表示,未出嫁前便開始做刺繡傳統藝品。

 

 嫁給經營外銷的丈夫後,早期大部分以生產流蘇織品為主,包括窗簾、家飾品等。接觸纏花技藝後,突發其想利用剩餘的線,將其精緻化,製作成日常使用的飾品,於是創立東方纏。

 

 纏花主要工法在於纏繞,須達「禪」的意境,才能將絲線纏出精緻質感。張金蓮表示,需在心靈平靜下,以極細的線絲製作,其緊度與密度需一致,成品才會呈現出絲綢與工藝的美感。

 

 正因纏花需十分專注,因此張金蓮說:「這種東西很挑人做,需累積很多的經驗,況且工業化的世代造成年輕人凡事求快,要承受這種慢工相對困難。」她更直言,纏花若無纏出質感,便無任何價值。

 

 談到「東方纏」作品,張金蓮表示,纏花無法做到仿真,飾品偏意象。有人把其定為纏花,她則希望將其定位為蠶絲的一項工藝。靈感以大自然為範疇,由此可見許多蜻蜓、蝗蟲、蚱蜢等為發想作品。

 

 

了解歷程 延續傳統工藝

 

 

 近年,文創商品聲浪大,傳統工藝逐漸式微,業者擔心其生存空間被壓縮。但張金蓮認為,在未來,商機會更好,她說:「因現在工業的東西太多,很多人希望自己的東西是獨特的,而手工藝本來就較獨特。」她比喻,一朵花,機械可快速大量生產,但並非獨一無二。

 

 劉立偉認為,所謂文創商品應秉持「以人為本」的精神,如硬要套入傳統,反而四不像。需從整體發展歷程深入了解,才能銜接舊文化,而面對舊文化,應加以傳承而不是取代。

 

 劉立偉坦言,過去很欣賞「文創」二字,如今聽到卻有些無奈,因現今臺灣社會真正懂文創的人不多,部分創作者只是一窩蜂跟著市場利益而來。他說:「文創是有淵源的,應追溯到文化源頭、了解其特色,否則都只是做表面,而沒有深入到骨子裡,光憑表象就自稱文創,是很糟糕的事情。」

 

 對於東方纏未來的期望,張金蓮盼傳統工藝不只定位在展覽,她感慨地說:「最主要還是生存,工藝品要是沒有使用的價值就沒有辦法傳承下去。」也希望做出更多獨特的藝品並推廣至國際,再來是讓這項工藝根留臺灣,發揚成臺灣代表作。

 

 若想吸引非藝術領域的人投入傳統工藝產業,劉立偉認為,應從基本教育做起。從小做美感的生活訓練,自然對美較敏感,進而對文化產生興趣。

 

 年輕人的優勢在於敢突破、挑戰體制的禁忌。對此,劉立偉也鼓勵年輕人多參加講座或與懂得傳統藝術的長輩交流,從故事中學習,不要總被科技產品「綁架」。

 

 與不同年紀的人談論相關話題,並從中學習,就可將脈絡理清,也能抓住文化的「根」。

 

 劉立偉說:「文化的根是搬不走的。」談起文創產業的未來,他認為,文創的心路歷程十分辛苦,與一般設計產品不同,其多了人文方面的內容,需從根本發揚茁壯,將其深化並優化。他更補充,文創產業需持續堅持,不能讓任何事物干預,同時兼顧文資保護。

 

 南華大學創意產品設計系學生黃怡嘉表示,剛進設計系時也曾想投入文創產業,但近期越來越多年輕人或藝術家踏進此市場。雖發展不錯,但競爭力大、商品重複性高,使其價值變低,因此降低投入欲望。

 

 對於傳統工藝,黃怡嘉說:「這些是機器難以取代的,不只是歷史也是創新靈感來源,不論是技術還是特色都有很多價值,如果消失會非常可惜。」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