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專題】活化鄉村發展觀光 陽明山湖山里
活化鄉村發展觀光 陽明山湖山里
【葉俊麟/報導】 民國50年代,政府展開經濟建設,臺灣經濟就此起飛。因經濟的崛起,生活型態改變及住商混和,大量鄉村面臨人口外移的挑戰。農業風華不再,許多鄉村透過原有資源力求轉型,以永續經營為基礎,推動社區活化。
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湖山里,鄰紗帽山且有空軍舊址,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成當地最大特色。在早期4、50年代,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風光景象也讓湖山里里長李秋霞笑著憶起,「在過去陽明山的小孩子都是由花季養大的,一到花季全陽明山的居民都會來到陽明公園這裡做生意。」
便利的生活使人們不再迷戀山區,眾多的難處迫使鄉村需捨棄原有生活,並以區域發展及永續利用為新方向,打造不同休閒育樂。「橫嶺古道」是過去湖山里里民通往天母的必經之路,在李秋霞的修繕下,整理出與「日本嵐山」相似的一處竹林路,盼藉由嶄新的登山步道,使每位前來陽明山踏青的遊客更能提升休閒運動。
民國38年先總統蔣中正撤退到臺灣後下榻到湖山里的「草山行館」,因此緣故,社區內的許多軍事設備皆與蔣中正有關。透過李秋霞的修復,原先的砲陣地成為了紀念公園,並把位於圓山的「密道」縮小置入湖山社區,是處「地下總統府」同時也是防空洞,李秋霞同盼未來能以「社區套裝旅遊」之理念,以導覽的方式對外開放。
面對社區尋求轉型,李秋霞說:「觀光人潮是附屬品,最重要的還是社區環境的保護。」,產業的復興及經濟的帶動無非是鄉村所渴望的。社區內同樣存在著不同的聲音,湖山里里民吳先生談到,「這裡大部分是住家,還是希望越單純越好,轉型上雖然有點不方便但還是要生活過日子」。李秋霞也表示,透過組織共同規劃與推動社區的發展,正是湖山里如何協助農民面對鄉村發展課題的基礎。
湖山社區對未來與目標的展望
【張志宇/報導】 曾走過社區沒落的湖山里里長李秋霞,不想看到自己喜愛的社區重蹈覆轍,她也提出對社區未來規劃及環境管理的方法與理念。
首先她修建橫嶺古道,李秋霞表示,現代人到一個觀光地區,欣賞風景,品嚐在地小吃就離開了,她期望這條環繞紗帽山連接社區與天母的橫嶺古道可帶給遊客不一樣的感受。
「因為沒有柏油,就很涼,完全釋放天然。」當地住戶推薦說。橫嶺古道由木頭及石頭建造而成,無任何柏油,盼遊客到山上來就是要碰到土,體驗陽明山大自然的美。這些都是初步規劃,李秋霞也與台北市大地工程處合作,想要把古道建成一條文學步道結合文字與詩詞,在未來每年於橫嶺古道承辦詩詞大會。一方面民眾可來山上運動,更可培養對詩詞及文字的了解。
對於社區未來轉型,因怕商家過多導致居民惡性競爭,也因社區住戶不多,李秋霞規劃協助里民們成立一個消費合作社,里民們可入股成立一個公司,並交由專業人士經營,她認為這樣社區經濟才會長遠。
湖山里擁有的軍事特色是許多社區沒有的,當年先總統蔣中正撤退來臺時第一個下塌地點就是草山行館,當時社區有八槍八炮的炮陣地。李秋霞上任後也修復其中一個炮陣地,變成紀念公園。盼未來能把其餘炮陣地修復並串聯,發展新觀光契機。
湖田里有一個特別的防空洞,約莫在民國42年特別為蔣中正建成。有四層樓高的防空洞,能容納下600人,最底層入口寫著三個大字「總統府」,可說是當年的地下總統府。湖山里近年來爭取此軍事地開放給遊客觀光,但由於產權問題無法開放。李秋霞表示,會努力跟國產署爭取,以社區套裝旅遊概念繼續申請,培養里民成導覽員,帶領旅客探索。
李秋霞任職多年,看到社區現在的狀態,很感謝這一路上幫忙的人。無論是大地工程處或是湖山里里民,她都非常感謝,更盼這美麗的社區能被更多人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