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專題】產業大幅外移 手工樂器難保存
產業大幅外移 手工樂器難保存
古箏為中國傳統經典撥弦樂器之一。王沛然提供
【專題報導】臺灣的手工樂器產業逐漸外移,主要受到成本提高影響,而學習傳統樂器的人數也逐年下滑,因此如何保存這些樂器的製作方法及傳承演奏技巧為重大挑戰。
古箏教育式微 產業因成本高外移
【文/陳婧】國樂系教授樊慰慈分享,臺灣以古箏來說,學習人數高峰大約在20至30年前,而在近10年,整體學習人數下降。
樊慰慈提及,除社會經濟體系變化和少子化現象外,還有因現在臺灣學習國樂的小朋友數量下降所影響,尤以古箏下降趨勢最為明顯。
心輔系學生陳育佐表示,學習古箏七年,最初想學習是因陶冶情操,並培養興趣。沒有選擇以此為業,是因自己的專業度還不夠純熟,並沒有足夠優勢。
樊慰慈認為,在30年前,對於想學習國樂的孩子來說,古箏是首選,因古箏好聽,且對初學者來說,難度不高。最近10年,臺灣的國樂團發展不錯,很多孩子想要學習國樂,到學校想加入國樂社團。
樊慰慈坦言,而社團裡最需樂器主要是胡琴,其次是管樂,和其他彈撥樂器,如笛子、柳琴、琵琶甚至揚琴,再者為打擊樂器,所以對古箏需求小,一個規模大約60人左右的樂團,可能只需一把古箏,能選擇古箏的機會相對減少。
國樂系學生王沛然提到,大學想唸專業科目時,須考慮考試調性不同,所以需好幾台古箏,除基礎練習的箏,還會考慮購買更好的琴,如要專業一點的演奏琴,會使用紅木、紫檀或黑檀。
古箏現為進口居多
談到古箏產業樊慰慈解釋,臺灣約30至40年前有很多家生產古箏的樂器廠,生產的樂器甚至供不應求,但大概20年前兩岸開放後,因生產成本問題,臺灣很多在地古箏廠就往中國發展,將工廠搬到當地生產。
樊慰慈指出,現在臺灣生產古箏的廠商屈指可數,仍生產古箏的,除台中宏聲古箏及高雄松柏,其餘大多為進口。
古箏琴弦影響音色 木材為最佳原料
古箏為中國傳統撥弦樂器,有2,500年以上的歷史。古箏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碼也稱雁柱,按五聲音階排列共有21弦。
國樂系教授樊慰慈表示,大約半世紀以前,古箏的琴弦分為鋼弦、銅弦或絲線。1960年左右發明現在最常用的尼龍(鋼)弦,裡面為鋼絲製成,中間纏繞蠶絲,並在最外層包裹尼龍線。這些琴弦間最大差異是音色的不同。金屬類的琴弦聲音較亮,絲弦的聲音較醇厚,但也易斷。
尼龍弦韌性強,音色介於蠶絲與金屬線之間,在高音既有需要的嘹喨,中低音也有一定的韻味。不過尼龍弦也有缺點,古箏彈奏的音樂最大特色源自左手的按音,就是需較多餘韻,不過也是造成古箏餘韻稍短的原因之一。
約一個世紀前,古箏以13到16弦居多,發展到現在21弦,及少部分為26弦。中國傳統的樂器瑟為25弦,比古箏稍寬一些,而琴弦的增加,共鳴箱也會隨之變大,因此聲音的品質會稍好一點。
以現在標準的21弦來說,有四個八度音域,與傳統只有三個八度相比,演奏出來的音樂更具表現力。樊慰慈說:「從傳承發展來說,弦數的增加是更有利的。雖然琴弦數量變多了,但並不意味著一首完整的曲子會用到全部的琴弦。」
國樂系學生王沛然提到,剛開始接觸26弦古箏時,不像21弦琴有規律,而琴身變寬會不太適應,21弦最常接觸相對會習慣一點。
古箏的材質一定要木頭才有更好的表現,不同的古箏,木材品種不同,製成的琴品質也不同。日本箏的箏碼很多為白色、乳白色的,其原材料為象牙。
但因象牙價格高,且是保育類動物所製成,因此不能隨意買賣,所以發展利用塑料來代替,不同材質會有效果的差異,但中國箏碼並不能用日本箏碼替代,木質更適合中國箏共鳴和聲音的傳導,好木頭製成的雁柱對聲音是有很大的幫助。
(資料來源/樊慰慈、整理製表/朱俋圜)
材料取之自然 原民樂器傳達真情
【文/陳婧】臺灣原住民取之自然,用之自然的生活方式,形成他們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臺灣音樂館志工趙惠秋表示,原住民經典傳統可分為四大部分,分別是祭儀、歌舞、古謠童謠及傳統樂器。他們樂器文化非常發達,唾手可得的木頭或竹子,都能成為樂器,如口簧琴、木琴、木鼓、臀鈴等等,都是原住民一直慣用的傳統樂器。
賽德克族的木琴。陳婧攝
趙惠秋介紹,口簧琴(Datok)大部分為單簧,在竹片裡放入鐵簧片,其作用是產生共鳴發出聲音。演奏時,左手將口簧琴放在嘴唇表面,右手拉奏簧片另一端的繩子,使簧片產生振動。在臺灣,除位於蘭嶼的達悟族沒有使用口簧琴外,其他15族都有使用,阿美族、泰雅族、鄒族、布農族甚至發展至三到四簧。
其中,泰雅族認為,口簧琴是他們樂器發展最具代表性的,而後又將它發展至七簧、八簧。口簧琴不僅可作為宗教或祭儀中所使用的樂器,還能作為族人間的傳話、表達情感或排遣寂寞的工具。
趙惠秋分享,利用隨處可見的木頭稍加處理,只需兩個底座和四片琴身及兩根敲擊棒,就可以做成一個木琴(Tatuk)。木琴是賽德克族、泰雅族、太魯閣族常用的樂器之一,可以用來傳遞信息跟表達愛意。
阿美族的服裝色彩鮮艷,他們的臀鈴也是如此,銅製的鈴搭配色彩艷麗的布匹,穿戴在阿美族婦女身上,在豐年祭的歌舞中,發出清脆的聲響。但趙惠秋認為,更有質感的臀鈴來自賽夏族,賽夏族的臀鈴使用桂竹竹節與薏仁果實穿綴而成。
木鼓又稱裂痕鼓,是阿美族使用的樂器。主要是因鼓身長形的開口而名,是源自泰雅族所使用的織布機,一般可以分成三種類型,兩端閉口型、兩端開口型及竹製兩端閉口型的裂痕鼓。
陶笛製作困難 許浩倫花多年研究
許浩倫的陶藝於苗栗陶瓷博物館展出。許浩倫提供
【文/黃品學】任教於南華大學民族音樂學系講師許浩倫,自2006年開始接觸並專研吹奏及自己製作陶笛,並在2009年引進臺灣第一顆複數管陶笛,成功成為臺灣第一位以複管陶笛為專攻的演奏家。
許浩倫表示,最初自己手做的原因,是因當時陶笛製作技術並不完善,加上自己從事陶笛演奏與教學,及買到的陶笛品質參差不齊,就連進口陶笛也是如此,因此衍生自己做陶笛的想法。
許浩倫回憶起當時為製作陶笛,買一台幾萬元的電窯放在客廳燒製,夏天時,電窯溫度飆到近1,000度高溫,讓整個客廳非常悶熱,對於這一切,許浩倫說:「這是一段瘋狂的回憶。」
而問到製作陶笛的歷程時,許浩倫說道,當時的困境是臺灣並沒有教如何製作陶笛,必須透過很多有接觸陶笛的朋友,在網路平臺分享製作心得來土法煉鋼。
許浩倫提到,製作陶笛的陶土取得容易,但燒製困難,要找到可燒製的窯,只能到專門的陶藝教室,在當時有人發明在家用瓦斯爐燒製,但太危險又浪費瓦斯,溫度不夠讓陶土燒成陶器。
許浩倫坦言,在燒製上也遇到很多困難,後來乾脆自己買一臺電窯在家燒製,他提及,在製作近100支後,才順利製作出較滿意的陶笛。
手工樂器製造比例減少
專攻鋼琴20年的康綠梅老師解釋,機器製造的樂器盒和手工製造的樂器之間,一定有音色上的差別,手工樂器音色較為細緻,因此想要全手工製的樂器是難上加難。
音樂老師陳姿君也指出,手工樂器價格成本上比機器製作貴很多,因此現代多半是使用機器製造,想用手工製造的人已經逐漸減少,但是目前兩者相比,不管是音色或質感,手工樂器都較為優秀。
面對未來,許浩倫盼能在多個平臺增加曝光度,吸引更多人關注,透過使用自己的陶笛或跟工廠配合開發樂器,並在各式表演使用就是最好的宣傳,或在網路平臺設置樂器品牌的粉絲專頁,與愛好者互動,舉辦新品試用及各式講座和參與者近距離互動,讓手工陶笛能夠邁向世界舞臺。
笛子從天然中取材 材料決定音色
(資料來源/吳宗憲、鄭博仁、整理製表/朱俋圜)
【文/鄒昀潔】中國笛(簡稱笛子),笛子製成材料有竹子、木頭、玉石、石頭,由不同材料製成,音色也會各有不同。
國樂系主任吳宗憲解釋,竹子本身中空,只要打洞便可做成笛子,但困難在於竹子是天然生成,因此密度不穩且內徑不平整,會產生音律上的問題。假設材料工整,如木頭,在中間鑽一個均勻的洞,讓空氣在中間流動,震動時,頻率會非常穩定。如以竹子、木頭、石頭等天然材料製成,若可控制內徑粗細和管壁厚薄,它音準會較穩定。
吳宗憲也提到,材料不同也有關係,一般拿木頭製作樂器,是用紫檀及黑檀,當硬度高,吹起來的聲音就會較清脆和嘹亮,竹子本身密度不高,聲音較鬆軟且有彈性,密度越高,聲音就會相對堅固、嘹亮,若密度不高就會較柔軟。
國樂系碩士班學生鄭博仁談到,笛子所使用的竹子,常見為苦竹跟紫竹,一般泛用是苦竹,因竹節長,音色較響亮,紫竹密度高,聲音反射好,音色較集中。
鄭博仁表示,樂器常見以苦竹作為材料,偶爾才會用紫竹,但紫竹售價較高,因材料稀有,喜歡它音色的人才會特別去買。
國樂系主任吳宗憲指出,至今木頭笛子產量不大,因大部分演奏家不喜歡木頭的聲音,木頭是密集的短纖維,「非常穩定」是優點也是缺點,缺點為聲音變得呆滯。對於玉石製的笛子,他表示,已很多年沒看到,古代的達官顯貴或王冠貴族會採用稀有的玉石製作笛簫,一般來說觀賞價值大於演奏使用價值與藝術性。
二胡富民族風味 適合戲曲及說唱
戴志宇提供
【文/鄒昀潔】二胡,因盛行長江流域以南,又稱南胡。適合獨奏、伴奏或合奏,二胡為主要旋律樂器,在傳統樂器中是最受喜愛的獨奏樂器之一,廣泛用於聲樂伴奏和樂器合奏,它音色優美,富有民族風味及地方色彩,因此常用於戲曲及說唱的音樂伴奏。
國樂系學生戴志宇指出,二胡的弦分為:牡丹弦、芳芳弦、奧地利弦等,不同的弦在音色及使用上各有不同。
牡丹弦,在裝上時,需將它開嗓,大約一個月左右,弦才會較有彈性,只是會依每個人狀況而定。牡丹弦的聲音較潤與優美,但它需長時間,因此弦換上較不穩定,且汰換率偏高。
芳芳弦,分為藍芳芳、紅芳芳及金芳芳,芳芳弦音色偏亮為主,每個靶位的音色較統一。藍芳芳弦偏軟,是最多人喜歡使用的,不像牡丹弦會挑琴;紅芳芳弦偏硬,男生使用上會用較多力氣,因此較喜歡使用此弦;金芳芳聲音偏悶,較少人使用。芳芳弦換上去約過一個月就可以開嗓,但它汰換速度比牡丹弦更快。
奧地利弦,裝上去即可演奏,但約一個月可能就會損壞,音色偏亮,每個靶位音色較統一。
戴志宇提到,製作二胡的木頭有分成紅木、老紅木、紫檀、小葉紫檀等等,木頭與蛇皮好壞會影響整個琴的音色,大多數人會先買老紅木,因音色變化較多元,可藉此練習基本功。如果要演奏,但基本功不好,就可使用小葉紫檀,聲音較優美、乾淨,且聲音偏大,適應它就能拉出優美的旋律。
(資料來源/戴志宇、整理製表/朱俋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