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div class="head">
<div class="mlogo">
<h1>
<a href="/?Lang=zh-tw" title="中國文化大學">
<img src="/var/file/318/1318/img/302856966.png" alt="中國文化大學">
</a>
<span class="CTitle">文化一周</span>
<span class="Etitle">Culture Journal</span>


</h1>
</div>
<div class="hdsearch">
<a aria-expanded="false" class="btn btn-primary navbar-toggle1 sch-toggle" data-toggle="collapse"
href="#headsearch" role="button"><span>Search</span></a>
<div class="collapse" id="headsearch"></div>
</div>

<div class="mycollapse">

<button class="navbar-toggle" data-target=".nav-toggle" data-toggle="collapse" type="button">
<span class="glyphicons show_lines">Menu</span>
</button>
<div class="navbar-collapse collapse nav-toggle" id="collapseExample2">

<div class="topnav">

</div>

<div class="mainmenu">

</div>

</div>
</div>
</div>
<div id="banner"></div>


<script>
$(document).ready(function () {
$.hajaxOpenUrl("/app/index.php?Action=mobileloadmod&Type=mobilesch&Nbr=0", '#headsearch');
$.hajaxOpenUrl("/app/index.php?Action=mobileloadmod&Type=mobile_sz_mstr&Nbr=5", '#banner');
$(".hdsearch .sch-toggle").click(function(){
$(this).toggleClass("open");
});
});
</script>

【1327期】街道尋聲  老臺北的聽覺旅行

街道尋聲 老臺北的聽覺旅行

 

【林熙磊/報導】臺北文學季特展,耳朵帶路-臺北街道尋聲,於上月26日至本月19日於剝皮寮歷史街區展出,盼以與臺北相關的文本故事,轉化為聲音、影像。除能使民眾對於臺北的印象能更為立體,也能拉近與文學的距離。

 

 特展共分為五大展區,A展區為我的城市我的歌。以臺北的印象為主題,邀請方文山、許常德、陶曉清、焦元溥等知名音樂人、作家等,選出三首心中代表臺北的歌。耳朵帶路展覽統籌徐嘉君表示,這群不同時代的選歌人,對臺北各有獨特的見解,選取的歌曲即便有雷同,也有不同的理由,民眾可從中,找到有共鳴的歌曲。

 

 B展區則是選取十篇文本,發生在中正橋、臺北動物園旁等十條街道的故事,將文字轉換為影像。徐嘉君補充,這是以文本為雛形,透過微電影創作,不單是按照文本的劇情拍攝,更著重在意象的表達,讓民眾對於故事的瞭解能夠更具體。而在C展區的街聲軸,以時代做劃分,從民初時代、戒嚴時期、解嚴至今日,三個時期代表作家的作品。展覽導覽人員謝美花補充,民眾可透過作品窺探當代臺北的風貌。且作品都清楚標記在臺北的地圖上,民眾能容易地將作品與地理位置產生連結。

 

 來到D展區,聲音絕版品。這部分的作品最特別的是將許多已消失的臺北城景,包含圓山動物園、江山樓等,透過文本的朗讀、聲音藝術家的聲音再造,將民眾的思緒帶回當年老臺北的氛圍之中。民眾許育榮表示:「我本身是一個比較少看文字的人,可是透過圖像、聲音的輔助,可以讓我很快的進入狀況,瞭解當下的時空背景、情境等,整體安排流暢,很貼近生活,不會讓人感到很生澀。」

 

 最後呈現在眼前的E展區,邀請了52位作家,請她們寫出記憶中最獨特的聲音,透過描述的聲音,輔以文字,勾勒出心中埋藏許久的回憶。

 

E展區的聲音文本體驗。  林熙磊攝

 

A展區陳列許多經典唱片。 林熙磊攝

 

 

瀏覽數: